里山除了農業生產外,還可提供動植物多樣性的棲地。 圖片提供 / Takuma Kimura。
實現社會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理想是「里山倡議」的願景。圖片提供 / Takuma Kimura。
圖片提供 / 科定企業。
里山的施行讓消失多年的生物再次回第棲地,圖為蒼鷺。圖片提供 / Takuma Kimura。
以清涼的流水冰鎮瓜果,帶出的葉末或汙垢由一旁魚群消化。圖片提供 / Waka moana。
清澈的溪水潺潺流進屋內小池中,流過管線、流進池裡,攪動池中的蔬果上下沉浮,隨波飄盪的黃瓜旁,幾尾鯉魚正在一旁悠游……。這是日本滋賀縣針江地區家家戶戶都可見到的景緻,施行「里山倡議」多年的小鎮,時代的痕跡就像從未留下一般,宛若桃花源再現。
田與土,里山就在田野中
第一次聽到「里山」,可能有許多人會好奇它在哪裡,然而,里山不是地名,是近幾年從日本流行到台灣的新名詞,意指環繞村落周遭的山、林、川和草原,在適當耕耘下,提供多樣性的動植物作為棲地,達到生活、生產、生態三生的環保新概念。追溯里山一詞,最早出現在江戶時代,從「里」一字拆解,不難看出是「田」和「土」的象形造字,當時有故鄉的含意;直到1994年,日本環境省將國土的環境基本區域劃分後,里山成了環境地貌語彙,還沒有環境管理的概念,直至近年大力宣導下,越來越多人了解里山的理想與重要性。
人,也是大自然的一份子
里山的概念其實相當簡單,就是把「人」也加入環保裡一起思考。以往,我們總說保護自然就是任由它生長、維持原貌,但其實無論是田野還是山林,一旦被開墾,就不再是單純的自然。
里山一詞的發源所在地日本,曾有一片水田因矯枉過正的環保概念,漸漸荒廢、被雜草占領,長久下來,水田狀態不佳影響日照,也威脅到青蛙、螢火蟲的生存,許多生物因水田的消長而銷聲匿跡。「里山倡議(Satoyama Initiative)」就是希望環境保護能透過友善管理,維持生物多樣性,以調和而非對立或放任來面對土地,幫助它休養生息卻不姑息。
里山一詞的發源所在地日本,曾有一片水田因矯枉過正的環保概念,漸漸荒廢、被雜草占領,長久下來,水田狀態不佳影響日照,也威脅到青蛙、螢火蟲的生存,許多生物因水田的消長而銷聲匿跡。「里山倡議(Satoyama Initiative)」就是希望環境保護能透過友善管理,維持生物多樣性,以調和而非對立或放任來面對土地,幫助它休養生息卻不姑息。
實現社會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理想是「里山倡議」的願景。圖片提供 / Takuma Kimura。
人、魚、田 缺一不可
這樣農村和樂的里山景象,位在琵琶湖上游的針江最負盛名,村莊中的居民們至今仍依循著古老生態系統,將溪水引進屋內廚房中的水窖,讓冰涼的溪水成為冰鎮蔬果的最佳良器,飯後的碗盤稍微經過處理,也可以直接置入水窖中,此時溪裡來去自如的鯉魚便會啄食殘餘的飯粒,飽餐一頓也順道為全村人賴以為生的溪水淨化;當鯉魚越發肥美、繁殖過盛,村民便用傳統魚籠捕撈足夠的漁獲販售,經濟上更是多了一項來源。
一江湖水孕育出多采多姿的生態,繁複卻有序的系統拜飲食清淡所賜,讓環境自淨的能力遠大於被汙染的速度,人類、小魚、水藻和微生物保住了純樸美景,也同時為經濟紮根。針江地區抱持百年傳統的「里山」信念,數十年間為大地調養生息,澄澈的生存方式反而成為現代珍貴的世外桃源。
一江湖水孕育出多采多姿的生態,繁複卻有序的系統拜飲食清淡所賜,讓環境自淨的能力遠大於被汙染的速度,人類、小魚、水藻和微生物保住了純樸美景,也同時為經濟紮根。針江地區抱持百年傳統的「里山」信念,數十年間為大地調養生息,澄澈的生存方式反而成為現代珍貴的世外桃源。
圖片提供 / 科定企業。
再現里山,共享一畝田
里山就像是一直存在的古老智慧,魚稻共生的景象,早年台灣也是隨處可見,現代化生活卻使得「人」從里山出走,為了工作或其他因素漸漸往都市奔走;不變的里山在工業化影響下,維持自然的樣貌與律動也變得相當艱難。還好,近年台灣也開始正視環境危機,以里山精神重建與自然共生的家園。
苗栗通宵復育石虎、金山八煙聚落復育生態,這些復育的工程都從宏觀的角度出發,考量生活、生產以及生態,正是台灣一步步找回失落樂園的足跡;友善土地,最後仍須回歸「人」,面對土地,我們必須用多一點的謙卑與努力,學習與自然共生。
苗栗通宵復育石虎、金山八煙聚落復育生態,這些復育的工程都從宏觀的角度出發,考量生活、生產以及生態,正是台灣一步步找回失落樂園的足跡;友善土地,最後仍須回歸「人」,面對土地,我們必須用多一點的謙卑與努力,學習與自然共生。
里山的施行讓消失多年的生物再次回第棲地,圖為蒼鷺。圖片提供 / Takuma Kimura。
以清涼的流水冰鎮瓜果,帶出的葉末或汙垢由一旁魚群消化。圖片提供 / Waka moana。
BACK TO TO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