圖片提供/竹工凡木設計研究室 。使用商品/K4169。
本案為TID得獎作品,同時也是設計師邵唯晏自己的設計研究室,除了實現對工作環境的期待,更從設計本質出發,透過木質與混凝土等原始材料,構築空間最純粹的美感與力量。
本案為TID得獎作品,同時也是設計師邵唯晏自己的設計研究室,除了實現對工作環境的期待,更從設計本質出發,透過木質與混凝土等原始材料,構築空間最純粹的美感與力量。
空間不設限,任創意遊走在你我之間
有別於設計公司的統稱,邵唯晏設計師將公司定調為設計研究室:「我希望這個空間是個studio的概念,彈性、自主並且不設限,團隊在這裡能發現更多設計的可能。」因此在設計概念上,辦公室不再是空間區隔的個體,而是透過動線規劃,讓所有人得以自由運用的場域。白日,滿幅的落地窗,投射窗外一片綠意,光影遊走間,思緒得以馳騁於設計藍圖上;午後,與同事在休息吧台區小憩閒談,設計靈光一瞬迸發;夜晚,工作夜未眠,閱覽室佈上桌椅,腦力激盪會議就此展開!
散發自主、不經意的美─材料自明性
為了讓空間載體能充分展現材料本身的美感,邵設計師以梧桐木鋼刷的溫潤肌理,搭配清水模的粗獷質樸,少了雕樑畫棟的虛張聲勢,多的是人文空間的意韻純粹;落地窗引景入室,再以梧桐木延伸自然美景,順著動線而行,大片墨鏡與開放空間的虛實映照下,為視覺增添延展性與流動性,在光影流瀉下,每一處角落都是優雅風景。
從入口處便以混凝土及木皮板作開場,營造視覺整體性。圖片提供/竹工凡木設計研究室 。
感受人本所需,設計從心出發
「我想用最天然的材料創造一個空間,承載各種活動的經典時刻。」在邵設計師心中,空間不該被制式風格所囿限,而是應隨著居者的生活經驗而形成獨有的人文樣貌。因此在研究室中處處都可感受人與人、人與建築間的真摯互動,少了辦公室的商業制式,研究室的室內設計以心出發,以需求成就設計的美學輪廓。
在中國被譽為「野蠻的80後」的新銳設計師邵唯晏,不僅在台灣、北京成立設計團隊,目前更是交通大學建築博士候選人,並同時於中原大學任教,事業忙碌的他,眉宇間有著一股頑強的自信,「原先我是想走學術的,但因為意外走入了設計實務的世界,」邵設計師笑笑的說。他口中的意外,其實正是他屢屢獲獎的經驗,因為大學前受到傳統升學體制的挫折,讓他更珍惜每一個學習與參賽的機會,也因此有機會讓更多人看見他對建築與設計的熱誠。
在中國被譽為「野蠻的80後」的新銳設計師邵唯晏,不僅在台灣、北京成立設計團隊,目前更是交通大學建築博士候選人,並同時於中原大學任教,事業忙碌的他,眉宇間有著一股頑強的自信,「原先我是想走學術的,但因為意外走入了設計實務的世界,」邵設計師笑笑的說。他口中的意外,其實正是他屢屢獲獎的經驗,因為大學前受到傳統升學體制的挫折,讓他更珍惜每一個學習與參賽的機會,也因此有機會讓更多人看見他對建築與設計的熱誠。
以設計演繹生活態度
邵唯晏認為,小從工業設計、軟裝、室內設計,大到建築、整體的城市規劃等,都應該經過全面的整合規劃,讓概念得以在整體空間中自由流動與舒展;因此跨界思維與對時代載體的關注,將成為當代設計的重要特質。對他而言,設計沒有正確答案,當代設計不在極端的邊界,而是一個以人為中心,中性的空間場域,提供居住者透過空間獲得自我展演的機會。也因此在竹工凡木研究室作品中,沒有繁複設計所帶來的喧嘩奢靡,卻賦予工作者一份暖心自在,在窗外綠意圍繞下,堅信踏入設計領域的初衷,成就每一張設計藍圖。邵設計師最後說道:「設計應該是一體的形象,唯有從中找尋定位、全面思考才能讓美學設計得以永存。」
吧台區線條乾淨俐落,工作後得以放鬆休憩片刻。圖片提供/竹工凡木設計研究室 。
※邵唯晏
BACK TO TO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