茅埔坑濕地斷成兩截的吊橋,象徵「同心成事」。圖片來源 / 阿坤 Wang kun hung。
地牛翻身,九二一地震一夕之間震垮了南投桃米社區超過半數以上的房屋,無懼斷垣殘壁、產業衰退及人口外流等種種狀況,當時的里長大力號召居民與各方人士,重新整頓森林、溪澗,並悉心經營照顧每塊濕地,讓桃米村在短短幾年間再次生機盎然。
左上:白頷樹蛙。圖片來源 / 新故鄉基金會/紙教堂。
左下:原為水芋田中的中路坑溪溼地,在放荒後意外繁衍出豐富的自然生態。圖片來源 / 新故鄉基金會/紙教堂。
右:紙教堂內部由58跟紙立柱撐起。圖片來源 / 新故鄉基金會/紙教堂。
地牛翻身,九二一地震一夕之間震垮了南投桃米社區超過半數以上的房屋,無懼斷垣殘壁、產業衰退及人口外流等種種狀況,當時的里長大力號召居民與各方人士,重新整頓森林、溪澗,並悉心經營照顧每塊濕地,讓桃米村在短短幾年間再次生機盎然。
斷垣殘壁中尋找希望
彈丸之地的桃米村面積僅有十八平方公里,相當於兩千分之一的台灣。震後生態學者著手調查,發現這兒光是蛙類就高達23種,囊括了台灣原生物種的74%;全台162種蜻蜓中,桃米村竟佔了四成以上;此外,桃米還可以看到全台近四成以上的鳥類。無論是天上飛的地上走的,走一趟桃米,有如縮小版的台灣生態,盡收眼底。
締造「青蛙老闆」的山中傳奇
不過旖旎的風光並非一蹴可幾,面對巨大的災變使原本凋零的村子雪上加霜,無力感在村民心中油然而生。早期農村社會中,田雞是餐桌佳餚,如今卻要將「青蛙」奉為老闆,仍舊出現許多質疑的聲浪。還好,經歷了漫長的溝通、傾聽、討論和理解,居民一步步走向共同的目標。地震之後,村民、政府、非營利組織、學界等跨域人士紛紛投身農村轉型的行列,展開一系列的生態調查,終於確立了「桃米生態村」的重建願景。
從社區到生態村的轉變,居民開始齊心打造生態濕地,挖水塘提供生物棲息,尋求建築和生態共生的法則,並注重每滴水資源的利用,不僅如此,居民也開始學習生物資源調查,進行河川濕地的保護,永續生態的綠色概念默默深耕到人們的日常。不久後,蜻蜓、蝴蝶翩翩起舞,夜晚小雨蛙高聲演奏,蛇也悄悄的出沒了,原本寧靜的村莊熱鬧了起來。慕青蛙之名的旅客開始絡繹不絕。
從社區到生態村的轉變,居民開始齊心打造生態濕地,挖水塘提供生物棲息,尋求建築和生態共生的法則,並注重每滴水資源的利用,不僅如此,居民也開始學習生物資源調查,進行河川濕地的保護,永續生態的綠色概念默默深耕到人們的日常。不久後,蜻蜓、蝴蝶翩翩起舞,夜晚小雨蛙高聲演奏,蛇也悄悄的出沒了,原本寧靜的村莊熱鬧了起來。慕青蛙之名的旅客開始絡繹不絕。
左上:白頷樹蛙。圖片來源 / 新故鄉基金會/紙教堂。
左下:原為水芋田中的中路坑溪溼地,在放荒後意外繁衍出豐富的自然生態。圖片來源 / 新故鄉基金會/紙教堂。
右:紙教堂內部由58跟紙立柱撐起。圖片來源 / 新故鄉基金會/紙教堂。
螢光點點 點亮桃米村
村民們相當珍惜這樣的榮景,旅居在外的年輕人也回到故鄉,原本在中國琉璃廠工作的李媽媽成了生態導覽老師,不但積極考取華語導遊領隊執照,並成為環境教育老師。導覽內容也從原本的主題「青蛙」,延伸到蝴蝶、蜘蛛、蛇和昆蟲,桃米生態村至今已十多年,儘管頻繁的定期進修,李老師仍笑著說:「大自然的教室到現在還是學不完」。不僅只有自然環境的復甦,桃米坑的媽媽從家庭主婦變成蜻蜓專家,竹筍工廠的老闆成了青蛙解說員,夏夜螢光點點,點亮了村落,為農村帶來了生計與希望。
斷成兩截的橋
除了生態導覽外,村民也很快將腦筋聯想到體驗裝置。這座斷成兩截的吊橋乍看之下無法通行,原來是要由兩端的人,一起緩慢的向前靠近,木橋才能合而為一到達彼岸,又名同心橋。村民取大自然的木質,以原始的方式為生態村更添趣味不僅一例,搭乘木製的巨型蜻蜓流籠飛越濕地,更是令前來的旅客驚呼連連。
夜宿桃米生態村
劫後餘生,村民以不同的視角重新看家鄉,齊心努力的綠色成果有目共睹,成功地將危機化作轉機。導覽老師笑著說,過去村莊內見不著一個不認識的人,現在每逢假期慕名拜訪桃米生態村的人們,甚至超過了村民。看膩了繁華的霓虹,不妨來趟桃米生態村,徜徉翠綠山林間,聽溪水潺潺流過、月夜下的蛙鳴蟲唧,感受原生桃米的強韌與可愛。
BACK TO TO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