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圖片提供/科定企業)
(圖片提供/科定企業)
22歲退伍後,張大哥便開始從事木業工作,在這領域服務了18年,看似輕鬆的動作,背後付出的努力與汗水卻是一時半刻無法道盡的辛酸。在這個換工作頻繁的世代,已經很少人願意像張大哥這樣,5、6年來耐著性子,紮穩步伐,只為將功夫學得精透,而18年來日復一日,只為將專業視為一生努力的方向。
(圖片提供/科定企業)
(圖片提供/科定企業)
(圖片提供/科定企業)
一位師傅的養成需要多少歲月?壓下血氣方剛的莽撞,從打雜默默做起,唯有堅持五、六年的學徒才能蛻變為獨當一面的木職人。
穩紮穩打十八年真工夫
輕壓的帽緣下方,張大哥緊抿雙唇,眼神專注,一手操控著滑軌車的速度,另一手卻看似輕鬆的背在腰部,眼看鋸片就要劃入木方中,張大哥卻沒有一絲猶豫,大型鋸台靈活地剖去僅只5公釐寬的廢木片。如何判斷落刀位置、如何讓剖切面平滑完整,可能僅只1公釐的距離,卻是張大哥穩紮穩打18年的真功夫。
走進剖切木頭的廠房內,第一個感受是轟隆巨響的鋸片運轉聲,一分鐘5、6百轉的大型鋸台讓人嘆為觀止,等耳朵逐漸適應這巨大聲響後,映入眼簾的便是掛在架上銀閃閃的鋸片,每條鋸片至少長達7、8公尺,重達30公斤,光是氣勢就足以撼動人心,而如何駕馭這樣令人敬畏的機器靠得不是蠻力,而是經年累月的經驗累積。
「還記得剛進這一行,我每天就是在旁邊搬木頭或是協助師父,但我會在一旁邊做邊學,就這樣維持了5、6年,才真正稍微掌握剖切木頭的要領,」張大哥謙虛的說。
走進剖切木頭的廠房內,第一個感受是轟隆巨響的鋸片運轉聲,一分鐘5、6百轉的大型鋸台讓人嘆為觀止,等耳朵逐漸適應這巨大聲響後,映入眼簾的便是掛在架上銀閃閃的鋸片,每條鋸片至少長達7、8公尺,重達30公斤,光是氣勢就足以撼動人心,而如何駕馭這樣令人敬畏的機器靠得不是蠻力,而是經年累月的經驗累積。
「還記得剛進這一行,我每天就是在旁邊搬木頭或是協助師父,但我會在一旁邊做邊學,就這樣維持了5、6年,才真正稍微掌握剖切木頭的要領,」張大哥謙虛的說。
(圖片提供/科定企業)
22歲退伍後,張大哥便開始從事木業工作,在這領域服務了18年,看似輕鬆的動作,背後付出的努力與汗水卻是一時半刻無法道盡的辛酸。在這個換工作頻繁的世代,已經很少人願意像張大哥這樣,5、6年來耐著性子,紮穩步伐,只為將功夫學得精透,而18年來日復一日,只為將專業視為一生努力的方向。
(圖片提供/科定企業)
毫無畏懼,一肩扛起五個人高的鋸片
任何工作都有它特定的風險,尤其是持續高速運轉的機台,鋸片可能因為熱脹冷縮彈出軌道,甚至是因為金屬疲乏而斷掉爆開,張大哥說:「木業的確比起其他行業必須面對更大的風險,但只要堅守每一道手續,並用心專注,這些風險都是可以被避免的。」
因此光是一天,鋸台至少就必須換上6次鋸片,但如何判定鋸片需要更換,張大哥回答了一個意想不到的答案:「聽聲音,」張大哥信心十足地接著說,「聲音反應了鋸片的狀態,提醒我們該更換鋸片,或是應該對鋸片進行維修。」僅用聲音做為判斷依據,這樣的專業絕非一朝一夕可以習得,但卻可以看出張大哥對工作長期的用心付出。
因此光是一天,鋸台至少就必須換上6次鋸片,但如何判定鋸片需要更換,張大哥回答了一個意想不到的答案:「聽聲音,」張大哥信心十足地接著說,「聲音反應了鋸片的狀態,提醒我們該更換鋸片,或是應該對鋸片進行維修。」僅用聲音做為判斷依據,這樣的專業絕非一朝一夕可以習得,但卻可以看出張大哥對工作長期的用心付出。
(圖片提供/科定企業)
用經驗培養辨識的果斷力
一旁剖切完的木方上都以粉筆寫上編碼與字母,說明木頭的等級,並決定後續的加工方式。「木頭的好壞判斷是一門大學問,剖開的瞬間就必須果斷地下決定,因為這將影響後續作業的整個流程,也影響最終產品的成敗。」短時間內光看木頭表面就判斷一支木頭好壞,難道不怕做錯判斷嗎?張大哥笑著說:「果斷力當然不是貿然的決定,而是必須透過全盤觀察。一定會有誤判的時候,但你跟木頭的情感越深厚,這機率就越小。」
18年來張大哥始終用心堅持做一件事,並全心全意將它做到最好,在他身上散發出木職人的根本精神。張大哥說:「懂得客戶要的是什麼,並依據木種狀況給予最合宜的加工處理,這就是我對工作最大的堅持與自信。」
18年來張大哥始終用心堅持做一件事,並全心全意將它做到最好,在他身上散發出木職人的根本精神。張大哥說:「懂得客戶要的是什麼,並依據木種狀況給予最合宜的加工處理,這就是我對工作最大的堅持與自信。」
(圖片提供/科定企業)
BACK TO TOP